目錄
絕大多數的團隊領導人都會非常注意團隊內的衝突,因為衝突可能會影響團隊的運作,這也迫使團隊領導人必須重視衝突管理。事實上,團隊太過重視和諧對團隊績效的負面影響,一點也不比團隊衝突來的低。因為看不到的問題,有時會比看的到的衝突更容易被忽略。
為什麼過度強調和諧所導致的問題不容易被發現?
舉例來說,有些團隊領導人對自己開會的效率感到十分自豪,多數時候會議都能很快地達成共識,團隊凝聚力看起來也高,你會覺得哪裡有問題嗎?應該不會,這個叫做高效率,是吧!
反過來說,如果團隊十分和諧,會議也能很快的形成共識,但團隊的績效不如預期,這時團隊領導人可能會感到一頭霧水,不知道問題在哪裡,不知不覺間可能已經錯過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也可能需要花費極大的努力來挽救下滑的績效與士氣。
為什麼團隊和諧,績效反而不好?
什麼是「 艾比林矛盾 」?
常見的原因是人們喜歡假設別人在想什麼或喜歡什麼,但卻常常忘了這只是我們的假設,不是別人真正在想什麼或喜歡什麼。
結果,經常是「為了團隊和諧,所以我必須這麼做」。為了共同的目標或理想,在團隊中人們可能不會勇於表達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甚至還會盲從,進而出現從眾行為去配合他人的想法。如果這時團隊的決定不是最理想的決定,又沒有人願意提出糾正,團隊的方向就會開始發生偏差。
也就是說,個體在團隊中,會為了順應團體的要求或是符合團體的期待,而改變自己的行為或信念。這就是所謂的(abilene paradox)。
「艾比林矛盾」的案例
「 艾比林矛盾 」的起源與故事
「艾比林矛盾」(abilene paradox)的名稱起源自管理學教授傑瑞‧哈威(jerry harvey)。有一次他和妻子一起去探望岳父母,當時室外的氣溫非常高而且很悶熱。傑瑞的岳父突然提出說:「我們大家一起去外面吃晚餐好不好?去艾比林(abilene)如何?」。在一些簡單的討論後,最後大家都同意並一起開車出發去艾比林吃晚餐。
四個小時之後,累壞的一行人回到家中時已經精疲力竭,他們被外面的太陽熱壞了,餐廳的菜也不好吃。每個人開始抱怨自己本來不想去,都是為了配合大家的決定,才不得已出發去活受罪。最後傑瑞的岳父也開口了:「我本來也不想去艾比林,我只是以艾比林開個頭,沒想到你們都同意了,我只好配合你們去。」
這四個人當初所同意的事,恰好是每個人心中所不樂意做的事。傑瑞‧哈威教授將這段家庭的小插曲比喻為「艾比林矛盾」(abilene paradox)。
從這例子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很奇特的現象。在許多組織內,儘管每個人心中都不願意,卻常常會做出一些違背個人意願的集體決定。這種為了迎合他人期望的決策,最終經常會導致「相忍為國」或「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隱忍行為出現,對團隊決策品質經常會有不良的影響。
「 艾比林矛盾 」生活案例
舉個實際的案例。有一次我家小孩決定與他的三個好朋友一起組隊,去參加校內的科學競賽。四個小孩中有一個提議要用買來的小型賽車來參加,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現成的產品,沒有什麼課本理論可佐證,也沒有實驗的價值,四個小孩關係都很好,都表態支持。
但所有人都知道這想法做不下去,報名表上的欄位都不知道該怎麼填。拖了一個多月都沒進度,也沒有人願意先開口去要求變更實驗的主題。直到老師天天催媽媽,四個媽媽失去耐心,小孩們才以「我媽媽不同意」為藉口,提出變更實驗設計的要求。
上述這個例子就是一個典型的艾比林矛盾。四個學生彼此都很熟,關係都很好,都假設同學希望繼續這麼做,儘管自己知道這樣做一定行不通,但為了配合同學的期望,他們犧牲自己的看法,去支持一個他們不同意的決定,共同踏上「艾比林之旅」。
學生思想單純,同學間的學習背景、年紀都相仿,彼此沒有利害關係,最容易反映出人性,是我們在研究組織行為時常用的實驗對象。但艾比林矛盾不只出現在學生的團隊,成年人也是如此。
相信很多人會認為團隊成員彼此熟識、關係好、凝聚力佳的團隊,績效會比較好,但根據實證的結果卻經常不是如此。在培訓課程上的小組競賽中,經常可以看到關係融洽的小組,每個人都看到自己小組明顯落後了,但為了團隊的和諧,就是沒有人願意挑戰小組既有決定,導致最後的團隊成績墊底。
敏捷團隊中的「艾比林矛盾」問題
敏捷團隊也可能出現同樣的問題,尤其是關係融洽,凝聚力強的團隊。持續改善是敏捷團隊最重要的優勢與特徵,但如果團隊成員太過強調和諧,沒有人願意當烏鴉,來指出需要改善的地方,或提出令人感到不悅的挑戰性問題,那團隊要如何持續改善?如果團隊經常都有共識,會議中很少會針對不同看法做討論,團隊智慧要如何發揮?
團隊內部彼此關係很好,團隊成員心中明明有改善建議,為什麼不提出來呢?
以下是一些團隊成員心中可能的想法:
- 我是團隊中最資淺的成員,我還不夠格發言。
- 我不想在不重要的議題上得罪別人,不惹麻煩顯然更為重要。
- 如果我表達我對議題的真實意見,有人會給我更多的工作,或叫我負責去找解決方案。誰提意見就誰去做,我現在已經無法負荷更多工作。
- 我不是專家。我哪會比在座其他專家們懂得多?
- 會議室裡面每個人都記得上次我不同意,結果沒人願意聽我的。我的意見完全沒有影響力,又何必說?
- 這真的要看我上級怎麼決定。反正官大學問大!
- 我是會議中唯一清醒的人嗎?只有我能發言嗎?我希望其他人學習參與,並對會影響他們部門的決定負起責任。
- 隨便做什麼決定都可以,趕快散會讓我回去做事。
- 我對細節非常清楚,但團隊中沒人想聽細節。我等下次再說吧!
不敢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最終會導致團隊得到一個失控的共識,無法實行必要措施來確保績效持續改善。
延伸閱讀:敏捷團隊發生衝突的處理技巧:精準偵測與有效化解衝突
如何避免自己或團隊陷入「艾比林矛盾」?
那我們該如何避免自己或團隊陷入「艾比林矛盾」呢?以下是三個建議:
建議一:評估採取行動的真實風險
我們常會擔心說真話的後果,例如:讓上級不開心、得罪同事或是增加自己不必要的麻煩。當然,以上這些顧慮都可能是真實的,沒有人能知道說出真實感受後的後果。但我們可以反過來思考,如果我不說,確定的結果會是什麼?如果不說的後果明顯比說實話來的嚴重,兩害相權取其輕,你自然有勇氣說出你的真實感受。
建議二:坦誠接受我們的信念或感覺
「艾比林矛盾」經常會出現在團隊凝聚力較強,或團隊彼此非常關心或尊重他人感受的情形下,團隊成員會刻意調整自己來配合他人的想法。換句話說,如果你有什麼想法,直接說出來即可。你的團隊成員雖然不見得會當場附和你的看法,但他們一定會尊重你的感受,就好像你怕得罪他人,不敢說實話一樣,他們應該也不會公開讓你太難堪的。
建議三:在團隊內面對衝突
如果還是擔心他人的看法或接受度,或是擔心你的意見可能難以讓人接受,不妨把焦點從「你的意見」轉移到「客觀事實」,或「他人的意見」,例如:把「我擔心這家餐廳的菜不好吃」改成「這家餐廳隔壁部門上週聚餐後對菜色很不滿意」,會不會讓你覺得安全一些?
總而言之,化解「艾比林矛盾」對敏捷團隊的不良影響,需要團隊成員對什麼是一個健康的團隊有正確的看法。
就如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所說:「如果團隊之中,有兩個人意願永遠一致,這兩個人之中有一個人是多餘的」。一個意見永遠一致的團隊不是一個健康而有生產力的團隊。各種意見都能充分表達,又能有效解決分歧的團隊,才能成為高績效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