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希臘哲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to question is to teach ,提問就是教授」,也就是說,一個問題,措詞和時間恰到好處,有時候比直接講授更有效。
課堂上只靠單向式的講授已經無法吸引學員注意了,講師要如何和學員互動,持續吸引學員對課程的關注,已經是多數講師共同面臨的課題。
因此,近年來互動式教學、引導式教學和遊戲化學習等教學方式越來越受到重視,其目的不外乎是希望能抓住學員的注意力,讓學員能更專注且持續地投入課程活動中。
其實,講師只要能抓住學員的好奇心,就是吸引他們主動學習的動力,將更勝於運用任何教學技巧。在此,我將分享講師如何運用「資訊不對稱理論」來設計出一個好問題,激發學員思考和學習的動力,讓課堂氣氛更加活絡。
資訊不對稱理論的運用
在說明資訊不對稱理論前,我們先來談談何謂「互動」?是什麼原因會造成互動?
其實互動的道理很簡單,例如:翹翹板兩端的重量如果是相同的,那麼翹翹板就會保持平衡,這樣左右兩端就會靜止。換言之,造成互動的原因就是兩端不對稱,只要讓兩端不對稱就會破壞平衡,造成互動的效果。
「(information asymmetry)」的原意是指在市場經濟活動中,不同的人對同一個訊息的瞭解是有差異的,掌握訊息比較充分的人往往處於比較有利的位置,而訊息較貧乏的人,則處於比較不利的位置。也就是交易的一方擁有另一方所不知道的資訊,形成一方有資訊、一方沒有的不對稱狀態。
在現實的世界中,資訊不對稱的現象無所不在,而講師和學員間也存在許多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例如專業知識的不對稱、能力的不對稱和認知的不對稱,所以講師可以運用這些不對稱的特點來設計問題,藉此引發學員的好奇心、創造出講師和學員間的不平衡,如此便可造成的互動效果。
延伸閱讀:「點燃」員工對學習的動力:將學習視作為績效價值鏈的一環
問題設計的2大核心理念
那麼該如何做呢?
講師只要能掌握以下這兩個核心理念,便能設計出引發學員好奇心的「巧」問題:
第一,驚奇有趣的關鍵資訊
「你知道什麼星座最適合當客服人員嗎?」
「你知道台灣1年寵物商機有多大嗎?」
「你知道便利商店1年賣出幾顆茶葉蛋嗎?」
這些答案你是不是也很想知道呢?其實這類型的問題就是掌握了專業的不對稱,也就是講師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但學員大都不知道,這樣就能引起學員的求知慾,就會對接下來講師要講授的課程內容感到興趣。
所以,講師可以在要講授的課程內容中找出一些令人驚奇或有趣的關鍵資訊先設計成問題的形式,在課程進行期間適時的提問,便能製造和學員間的互動效果。
第二,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火災時要用濕毛巾掩住口鼻」
「地震時第一時間要先開門」
「褐色蛋比白殼蛋營養」
這幾個問題的答案其實都是否定的,但是不是和你想的不一樣呢?
這就是所謂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答案能充分引發學員的好奇心,讓他們想明白為何跟過去的認知不一樣,那正確答案又是什麼?這樣就會想專注聆聽接下來的課程內容。
所以,講師可以收集一些和課程內容相關的資訊,可能是大家一直存在的錯誤觀念,或是經常犯的錯誤,在課程中透過這類問題的提問,可以引發學員對接下來要講授的內容更充滿期待。
問題設計的3大關鍵要點
一個好問題能讓學員思考,但一個好問題前提是要有所準備。因此,除了掌握問題設計的核心理念外,講師針對提問的內容也必須要精確到位,才能達成原先設定的教學目的,針對提問內容的設計,需注意的關鍵要點如下:
關鍵1:問題簡單、容易回答
講師在課程中進行的提問,主要目的不是要對學員進行能力的檢核,更多用意是要透過提問來吸引學員的關注、帶動課堂互動的氣氛,讓學員對接下的課程內容感到興趣,因此題目的設計不宜太難回答,以免造成無人回應的冷場狀況,適得其反。
關鍵2:問題合理、有的放矢
提問的問題一定要有其目的性,而且必須事先經過設計,絕不是講師隨性想到就臨時提出來的,這樣會影響到授課的節奏,而且提問的重點也必須和課程內容有所連結,才不會讓學員覺得很唐突、摸不著頭緒,不知講師提問的目的為何?
關鍵3:問題設計、適合情境
講師針對提問的內容必須考量當時的情境和學員的狀況,問題最好不要涉及到政治、宗教或性別等較敏感性的議題,以免造成有觀點不同的爭論情況,同時也要了解學員的專業程度,避免使用過多的專有名詞來提問,導致學員無法理解、難以即時回應,造成更尷尬的情況。
此外,課堂中的提問、時間的拿捏恰到好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問題要簡短有力,講師對問題的描述也不宜過長,以免造成學員無法掌握問題的重點,聽完後又要再次向講師釐清,導致缺乏效率、容易造成冷場及時間上的浪費。
延伸閱讀:掌握「系統化教學」,讓你的教學能見林又見樹
激發學員的「好奇心」,就是吸引主動學習的「磁鐵」
講師在課堂中適當的提問不但可以引導學員思考、檢視學員的理解程度,更能激發學員的求知慾,活躍課堂氣氛、開闊學員的思路,所以能善用提問設計絕對是講師引導課堂互動最快速又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