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在職場每一次的選擇小則關乎個人考績,大則影響部門發展和公司目標達成。

你是那個不經意地不斷給部屬加任務的主管嗎?或是那個面對老闆提出各式各樣的任務要求,說不了「no」卻恨不得有分身的下屬?業務有接不完的訂單,團隊有做不完的專案,真的是好事嗎?


目標管理的迷思,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我曾輔導過一間企業客戶,他們在業務推廣上,奉行「多多益善」的模式,銷售部門積極爭取訂單,不論客戶的品牌有沒有價值,專案的質量好不好,能成一單是一單,目的是能快速衝高業績。

然而,這些訂單背後的苦主,是負責執行與追蹤的專案部門,他們幾乎無從拒絕,只能照單全收,到頭來每個人身上扛了大量的專案,卻說不出哪一個能夠真正對公司帶來實質價值,最終甚至以低空飛過的品質結案。

員工的無力感越來越嚴重,加班加到沒日沒夜,專案還是永遠都處理不完,一股籠罩在專案部門的低氣壓也讓人員流動率逐漸升高。

圖片來源:pexels

另一個有趣的案例,有間企業年度目標之一是「a產品市佔率成為產業第二。」到了qbr(quarter business review),他們ceo告訴我:「前些日子,台積電要給我們一筆大單,但我們拒絕了!」

他接著說:「事實上,一旦接了這單,我們會變成業界的龍頭。」「為什麼不做老大呢?他說:「我們思考這個時候成為產業龍頭,是否符合公司未來發展的策略與定位?當時做到業界第二,應該是我們最適合的定位。」

顯然這也是個選擇的藝術。ceo告訴我:其實過程還挺糾結的,但後來想想,拒絕也不見得不好。試想,若接下這單,勢必會排擠手上其他項目,如此一來公司需要調動更多資源、對生產線重新進行排程、也會面臨組織人力重構等課題。

公司原本的策略、佈局會有什麼改變?原先公司的年度目標,還能在年底前達成嗎?業界第一,固然響亮。但想到背後需要面臨突然其來的挑戰與風險,我們沒準備好,寧可放棄!


資源有限聚焦關鍵,建立「少就是精」思維


這樣令人糾結的「選擇」,究竟是多多益善?還是聚焦關鍵目標?經濟理論提到:由於經濟社會的資源有限,人們卻有無窮的慾望,使得資源產生相對稀少性,於是便出現「選擇」的問題。

職場中,選擇成為決定公司影響力的關鍵,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出最大的價值,是團隊成員必須面對的議題。俗話說:「有捨才有得」,企業應懂得利用手中有限的資源運籌帷幄,形成「少就是多」的文化,才能使員工專注關鍵目標。

圖片來源:pexels

善用pk制度,找出關鍵目標


要如何專注關鍵目標?團隊應該如何培養「少就是多」的文化呢?建立「pk」制度。舉例來說,每一次的pk都得先捫心自問幾個問題:為什麼我們今年度要做a目標而不做b目標?c客戶還是d客戶對於市場的品牌聲望比較高?e項目與f項目,哪一個項目完成後能夠為今年公司的總目標帶來更多正面影響?

利用這些問題,引導團隊成員在不同的選擇中,進一步思考目標的本質,評估目標的時效性和影響力,最後產出相對關鍵、對公司具有實質價值的目標。

當企業從上到下貫徹「少就是多」的文化,也習慣用「pk」的方式做出選擇,能對其他相對不重要的項目say no,即能迅速梳理重點,並且清楚為何而戰,將有限的資源貫注在相對關鍵的目標,提升項目的掌握度,也為團隊創造事半功倍的效果。

延伸閱讀:搞懂okr背後真正的定義與精隨【iokr專欄】

您也有訓練需求嗎?

填寫訓練需求表單,我們將盡快派專人與您聯繫,提供相關培訓建議與資料,以協助您的企業人才持續發展。

王怡淳 顧問

iokr專欄

本專欄著重於okr的方法論及組織實務落地之步驟做法,適合企業中期望改造組織體質、提升團隊績效及個人職場競爭力的人士觀看。

王怡淳顧問具兩岸、亞太、美國、澳洲等地區工作資歷,擁有20年以上管理經驗。曾任intel 中國區/亞太區戰略合作總監,並於sap、citigroup擔任要職。

在組織轉型、領導視野、戰略規劃擁有多年實務經驗,是能將驗證成功的組織管理經驗, 轉化成導入戰略和步驟的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