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志維 顧問

敏捷團隊以穩定的節奏在前進,但還是有可能產生衝突。適當的衝突能帶來新的想法與更好的結果,對團隊的影響是正面的。所以,衝突對敏捷團隊來說未必都是不好的,只有處理不好的衝突才是問題。高績效敏捷團隊的特點之一就是能以建設性的方式運用衝突,他們將建設性的意見分歧視為常態。

一般衝突管理的理論,多半專注在個人身上,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因為一般情況下團隊內的衝突,多半發生於團隊成員之間。衝突的原因可能來自工作習慣、價值觀、教育背景、文化、工作內容、甚至種族上的差異,所以我們解決衝突時也經常會從個人下手。

個人衝突
圖片來源:pexels

個人面對衝突時的5種行為模式


談到個人間的衝突,最有名的莫過於湯瑪斯‧吉爾曼的,這個模型中包含五種衝突行為模式,分別是:競爭、回避、順應、妥協和合作。

在這個模型中,衝突行為是以當事人的意圖來描述,也就是依照當事人的「自我堅持度」與「與人合作度」來辨識衝突行為。換句話說,依照個人試圖滿足自己得失的程度高低,衝突行為表現從積極到消極都有;在另一方面,依照個人意圖滿足他人得失的程度高低,衝突行為可能從合作到不合作都有。

團隊衝突管理
圖片來源:pexels

所以我們可以依照合作性(個人試圖滿足他人關注的程度)以及強硬性(個人在滿足自己關注的程度)兩項指標,將個人的衝突行為,分成五種模式:

  • 競爭:個體只考慮自己的目標或利益,不顧及對方所受的影響,所採取的支配行為。為了贏得勝利,個體會運用各種權力或其他可用資源展開競爭,是一種「我贏你輸」的局面。
  • 順應:個體為了滿足對方的需求,維持彼此的關係,寧可犧牲自我的利益,採取的息事寧人消極的做法,是一種「我輸你贏」的方式。
  • 迴避:個體可能承認衝突的存在,卻不在乎自己的利益,也不關心對方的反應,採取退縮或壓抑的方式。一昧的從衝突情境中逃避,使自己和別人保持距離,劃清界線,以為這樣就可以避免衝突的發生,是雙方均不滿意的「雙輸」的局面。
  • 妥協:個體與對方互作讓步,必須放棄部份利益,也能顧及對方的利益,沒有人「全贏或全輸」,藉此謀求和平共存的局面。
  • 合作:個體處理衝突時,藉由共同合作,共同找到對彼此有利的解決方式,不但滿足自己的需求,同時也使對方滿意,造成一個皆大歡喜的「雙贏」局面。

以上是個人在面對衝突時五種可能的行為模式。但有沒有可能出現另一種衝突情境,團隊中的衝突不只有兩個人,而是兩群人或是更多群人間的衝突?(我們有時候稱這為派系間的衝突)。在這種情況下,個人的衝突管理模型可能就不太適用,因為不是兩個團隊成員間的個別衝突,而是類似打群架式的衝突。

團隊衝突
圖片來源:pexels

如何分辨5種團隊衝突層級?


學者speed leas提供了一個可用來判斷團隊衝突嚴重程度的模型,這個模型從團隊整體運作的方式來審視衝突,而非聚焦於個人,非常適合用來觀察整體團隊的衝突。這個模型將團隊的衝突從「健康的衝突」到「相互毀滅的衝突」,分為五個等級,讓團隊領導人可以從團隊整體運作的角度,來評估衝突的嚴重程度。

世界級敏捷大師lyssa adkins,曾將speed leas的五種衝突層級依照敏捷團隊的情況重新加以整理。分辨敏捷團隊的衝突層級的方式,可以摘要說明如下:

第一層:解決問題(problem to solve)

在這個層級,人們會有不同的意見,也可能出現誤解,對目標或價值觀也可能存在分歧,團隊成員也可能對衝突的氣氛感到焦慮。

處於這一層時,團隊仍會聚焦於判斷哪裡出了差錯,以及如何修復它。此時,資訊自由流通,大家也會協同合作。團隊成員的用字遣詞相當清晰、具體且合乎事實,討論內容也是就事論事,不談過去。

團隊成員會確認彼此的想法,確認溝通上是否有誤會。大體上團隊成員是以樂觀的心態在處理衝突,雖然不是太自在,但情緒上也不會太過激動。當團隊處在第一層時,可視為有建設性的衝突層級,這是高績效團隊的特質。

第二層:意見分歧(disagreement)

到了第二層,自我保護變得與解決問題同樣重要。團隊成員會彼此保持距離,以確保最後能毫髮無傷的順利脫身,或是針對他們假設會出現的妥協做好準備。

他們可能會私底下與其他團隊成員對談,以檢驗自己的策略或尋求建議與支持。在這個層級,無害的玩笑話會漸漸演變為半開玩笑的挖苦。不過人們還不會表現出敵意,只是小心翼翼。

他們的言談體現了這一點,因為他們的用字遣詞從明確具體變得籠統。為了讓自己的壁壘更加牢固,他們不再分享他們對問題的看法。真相變為次要,各自解讀自己的所見所聞,讓人對真正發生的事情感到困惑。

困惑
圖片來源:pexels

第三層:競賽(contest)

在第三層,目標是獲得勝利。當先前的衝突與問題仍未解決時,多個問題結合在一起就會成為更大的問題,或形成一個「原因」。在這個存在誤解的情況下會出現各種派系,在敏捷團隊中,這也許會微妙地發生,因為實施敏捷的特點就是有同舟共濟的感覺。

人們開始選邊站。情緒變成用來為自己的立場「贏得」支持者的工具。問題與人,兩者之間漸漸被劃上等號,人們成為攻擊的對象,彼此開始相互批評。

他們會以自己的推測談論對方:「我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但他們忽略了真正的問題。」他們會誇大自己的仁慈,放大他人的缺點:「為了團隊好,我總是那個妥協的人」或「我心理總是想著其他人的最佳利益」或「他們故意忽略客戶所說的真正意思」。

討論內容逐漸變成二分法,更常互相指責。在這種好鬥的環境中,和平對話可能會遭受阻礙。人們可能還沒準備好跳脫責難繼續前進。

溝通衝突
圖片來源:pexels

第四層:聖戰(crusade)

在第四層,光是解決衝突狀況還不夠。團隊成員深信議題「對立方」的人不會改變。他們可能會認為唯一的選擇就是把這些人踢出團隊,或是自己退出團隊。

派系變得根深蒂固,甚至可能成為團隊內的假性組織型結構。認同派系可能會比認同整個團隊更受到重視,這樣一來團隊認同就會遭受打擊。人員與立場兩者似乎合而為一,這會讓人們攻擊的是其從屬關係,而不是他們的想法。這類攻擊會充斥著以意識形態和原則的言語詆毀,且會成為對談的重點,而非聚焦於具體的問題與事實上。

第五層:世界大戰(world war)

「毀滅!」這是第五層的戰鬥口號。我方贏了還不夠,他方必須輸。

「我們必須確保這種可怕的情況不再發生!」第五層只有一個選項:把戰士(即團隊成員)分開,讓他們不會傷害彼此。此層級不會有具建設性的成果。

團隊衝突
圖片來源:pexels

在衝突對團隊運作造成影響前加以處理


speed leas的衝突模型能協助你變得更為客觀,讓你能以超越自身評判與成見來看清團隊的真實情形。要判斷團隊所處的衝突層級,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與團隊成員好好相處。這表示要直接觀察數天或數週時間,看看衝突在自然情境下的狀況。你需要確保與團隊相處的時間夠長,這樣才能觀察到發生了什麼事,進而判斷衝突層級。

沒有辦法可以完全預防團隊衝突內的衝突,但我們可以及早發現,在對團隊運作或和諧造成影響前加以處理。所以在成員間還沒形成怨恨或意氣之爭前,無疑的會是最好的時機。更重要的是團隊的問題,最終還是要團隊自己來解決。如果對解決衝突有興趣,可以參考前面的文章(延伸閱讀:敏捷團隊發生早期衝突的處理技巧:精準偵測與有效化解衝突)。

vuca world we need!

『敏捷模式』 啟動企業數位轉型

「敏捷性」是什麼?

最簡單的定義,就是針對環境的變化,進行快速的偵測與回應,以維持或提升經爭優勢的能力。

「敏捷的企業」是什麼?

一群敬業的人不懈地專注於客戶價值;不斷改進其運作方式;並使用經驗主義,以可持續的方式迅速接受變革。如何轉型為敏捷企業,我們可以從:個人、團隊、組織三個面向來探討。

課程介紹

您也有訓練需求嗎?

填寫訓練需求表單,我們將盡快派專人與您聯繫,提供相關培訓建議與資料,以協助您的企業人才持續發展。

張志維
張志維 顧問

敏捷管理手札

聽到敏捷很多人想到的都是軟體專案開發,但這可能會是比較落伍的印象了。隨著google及荷蘭aig集團等大型企業,運用敏捷改變公司運作方式之後,敏捷的觀念從軟體開發、工作管理、客戶服務、一直走向組織轉型,越來越深入我們的日常,影響我們的工作方式。在這專欄裡,我們不談軟體開發,隨著張顧問一起來探索敏捷的概念,未來將如何改變我們的工作與思考方式。